歐盟2023年起開徵碳關稅,雖然目前還未正式上路,後續也還有三年緩衝期,但可以肯定的是,碳有價時代已然來臨。專家預期,未來各國政府都會陸續推出自家版本的碳關稅,台灣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是一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國家,因此碳稅遊戲規則怎麼玩,企業心裡還是得先要有譜,包括將來碳稅具體該怎麼算?會衍生多少成本?不同於以往,除了產品既有成本外,未來企業也必須額外考量碳成本的計算。
事實上,碳稅並非歐盟的一時之念。早在2014年開始,歐盟便針對境內企業生產活動收取碳稅,然為避免企業將工廠轉移到排碳成本低的國家規避責任,形成歐盟努力減碳,國外拼命排碳的局面,因此遂在2021年七月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計畫」(CBAM),規範進口到歐盟的高碳排產品必須被徵收特別關稅,為的即是避免碳洩漏(Carbon Leakage)的情況發生,無益於全球淨零目標。簡單地說,就是希望不管境內或進口到歐盟的產品,都能站在一公平的碳成本機制上。
目前包括鋼鐵、水泥、化學肥料、電力及鋁等產業 皆列為第一波徵收對象,那麼其他產業就能高枕無憂嗎?產業多半認為,即便歐盟初期先鎖定五大產業的直接排放,但正式起徵後,誰會是下一波被課徵的對象,誰也無法預料,歐盟很可能會擴大管制產業範圍,並增加對間接排放課徵碳邊境稅。
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則認為,未來碳中和勢必會成為各國施政的重要推力,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碳中和下的經濟貿易政策,只會多不會少。因此繼歐盟外,目前包括美國、日本與南韓境內也有針對碳邊境稅的相關討論,甚至已提出具體提案。
隨著歐盟開出碳關稅第一槍,不同於以往除了產品既有成本外,企業未來還必須額外考量碳成本的計算,因此對企業來說,首先得釐清碳稅規則該怎麼玩,才能更清楚認知企業內部實際碳成本究竟有多少,並且在未來更有效地管理碳成本,而不會使之成為企業額外的負擔。
規則一、碳稅具體怎麼算?
待2026年碳關稅正式實施後,進口商未來必須購買憑證,作為進口產品碳排放量的繳交費用,價格則依歐盟每周碳權拍賣的平均收盤價格計算。目前根據草案內容來看,歐盟定義產品碳排放量的計算公式是採用「單位產品碳含量」 × 「進口產品數量」,換言之,每單位產品碳含量愈低,所需繳交的憑證就愈少,因此如何計算產品碳含量也是重要工作。
規則二、碳含量計算範疇包括哪些?
目前台灣檢視企業碳排所採行的量化標準主要有兩種,而兩者計算的範疇也略有不同,像是ISO 14064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係著重在量化「組織」的直接及間接的碳排放量,因此組織內所有可能產生溫室氣體的來源,包括生產用電、員工通勤,甚至是產品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處理等都會被納入計算,而ISO 14067或PAS 2050則是針對「產品」或「服務」生命週期四個階段的碳足跡標準。
雖然目前歐盟尚未明確規範此次碳邊境稅基於哪一種標準,但李堅明也提醒,未來企業對於各國的碳邊境稅是基於哪一套量化標準則需要事先釐清與了解,才不會辛苦進行了一場碳盤查,最終卻不得作數。
規則三、碳含量有多少是誰說了算?
值得注意的是,產品碳含量有多少,也不是企業自己說了算,而是需要提出證明,並經過第三方查證。李堅明表示,目前國內像是BSI、SGS、DNV等,都是國際認可的第三方查驗機構,企業所提出產品碳含量申報,必須係由第三方查驗機構所核可的計算結果。不過這裡要注意的是,產品碳含量計算結果取得認證是一回事,但具體過程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規則四、最大壓力恐在供應鏈
李堅明表示,在歐盟的產品碳含量規範中,其中也包括原物料碳含量,而這會是企業比較大的挑戰,主要在於很多產品實際上是由多道加工而成,因此在碳含量的盤查勢必也得追溯到上游供應鏈,甚至是上游的上游,換言之,當產品組合越複雜,如NB、手機,其產品含碳量的計算就更困難。因此李堅明也直言,未來企業最大的挑戰,恐怕不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盤查,而是如何針對供應鏈展開一層又一層的碳足跡盤查。
但根據渣打銀行調查台灣企業顯示,目前卻有高達78.6%的受訪企業中不知如何計算碳足跡,顯然在第一步就嚴重卡關。
規則五、碳稅只是一角 還有看不見的隱形成本
對於企業來說,內部易於掌控,但對外進行供應鏈碳足跡盤查則相對不容易,也無法靠一己之力完成,因此在渣打銀行的調查中,也有2/3的企業表示,在推動減碳過程中,透過外部專業單位或顧問的協助與引導是最有效的驅動力。
惟需注意的是,不論是透過第三方機構查證,或是聘請外部專業顧問協助盤查碳足跡,這些都會在無形之中增加企業成本。李堅明提醒,特別是這些成本與企業產品碳含量無關,而是取決於流程的複雜度,如同上述所說,越複雜的產品組合,盤根錯節,就越容易消耗更多資源。
因此未來也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是,企業實際支付的碳稅不多,但反而花較多的成本在於取得第三方機構的查證與專業顧問的協助。就長期而言,當碳足跡盤查成為一種必要手段,企業未來也會開始思考是否在內布建立專責團隊,因此在碳稅背後,隱藏在冰山下的隱形成本,也是企業不容忽視的地方,甚至未來碳成本究竟會佔企業總成本多少、影響到底多大,目前都還無法預料,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企業若還不做趁早準備,恐怕連可參考的數字都沒有。